PPP模式作為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的一種模式,既能夠分擔投資風險,又能保障社會投資者的基本收益,已經成為生態(tài)環(huán)保領域的一個重要創(chuàng)新。
生態(tài)環(huán)保類PPP項目在不斷發(fā)展的同時,部分項目出現了短期工程化、融資債務化、邊界模糊化等問題,導致在垃圾處理、污水處理等部分領域,出現了政府放出的PPP項目數量多,但生態(tài)環(huán)保企業(yè)積極性下降的情況。這些問題的出現是多方面原因導致的,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對PPP項目的績效考核。
PPP項目績效考核是從政府角度根據設定的績效目標,運用績效評價指標、評價方法對社會資本(項目公司)所提供的公共服務質量和效率進行考核的一種方式,能夠促使各方在PPP項目中充分發(fā)揮各自優(yōu)勢,不斷推動政府和社會資本雙方共同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和質量。為進一步促進生態(tài)環(huán)保PPP項目的良性發(fā)展,加強PPP項目績效考核至關重要,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完善。
強化頂層政策指引
我國雖然有一些政策文件對PPP項目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做出了規(guī)定,但都是原則性的考核內容和結果運用要求。在PPP項目支出(即政府付費)績效評價,政府付費項目支出績效目標、績效指標設計,借助社會第三方開展基礎性評價等方面,政策仍然處于空白狀態(tài)。
因此,從國家政策層面,一方面應盡快出臺績效考核的具體管理辦法,包括PPP項目績效目標管理辦法、PPP項目績效目標與指標體系設計指南、PPP項目績效目標評價操作規(guī)程等制度辦法,從而使績效考核目標、原則、主體、方向、考核服務的對象等得以明確,同時形成PPP項目績效評價的基本框架、共性指標。另一方面,要把PPP項目績效目標相關內容補充進原有的制度規(guī)定,如現行的物有所值報告、財政承受能力評估報告,從而強化定量、定性分析的質量約束。
應覆蓋全生命周期
PPP項目全生命周期包括項目設計、融資、建造、運營、維護直至終止移交的全過程。這樣的過程一般而言都是長期的,使得PPP項目的風險遠遠高于一般項目,這就對社會資本的運營管理能力提出較高要求。但在實踐中,卻存在PPP項目績效考核重建設輕運營的現象。
因此,要建立涵蓋項目全生命周期的考核管理體系,形成一個包括項目目標確立、建設觀念、行為過程、結果運用等的完整考核鏈條,通過事前設定績效目標、事中進行績效跟蹤、事后進行績效評價,對PPP項目進行綜合評價。
事前階段要著重考量PPP交易結構和整體方案的設計是否合理,事中階段要著重考量項目是否順利和有效,項目運營期間要著重考量項目是否能實現預期目標,在項目完結階段要著重對PPP項目開展諸如影響評價和成本收益分析的總結性評價。
完善具體考核制度
目前我國PPP項目績效考核工作存在著考核流于形式等問題,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考核制度的不完善。這種不完善表現在指標設定、評價方式、評價標準等多方面。
在績效考核指標上,指標體系不完整,而且指標體系以定性指標為主,使得主觀隨意性較強;在評價方法上,常用的專家調查法中,有時會出現專家隨意賦分的情況;在評價標準上,缺乏細節(jié)考量,影響考核的清晰性。這些不完善降低了考核結果的可信度, 影響績效考核的價值和意義。
因此,要從指標設定、評價方法、評價標準等方面進行完善。在評價方法和指標體系設置中,突出定量評價的內容,既要圍繞著“預算紅線”進行控制總量,又要通過對方案的比較提高配置效率,并按照成果導向提高運營效率。在績效考核評價標準上,要充分考慮項目、行業(yè)的差異性特征,建立針對不同對象、不同階段、不同行業(yè)的績效指標標準庫,并結合不同項目、行業(yè)的考核結果,及時對績效指標標準庫進行優(yōu)化,為后續(xù)項目的績效考核提供參考。
引入第三方績效評估機構
按照《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(yè)特許經營管理辦法》規(guī)定,我國PPP項目績效考核的主體是項目實施機構,即政府方的代表,實踐中多數PPP項目也是這樣操作的。但是這種由政府方實施的績效考核模式,也面臨著一些尷尬,比如,政府方既是PPP項目的參與方也是評價者的身份困擾;政府方由于缺乏相關的專業(yè)知識和操作經驗,對社會資本方進行績效考核略感力不從心等。
因此,PPP項目績效考核迫切需要引入第三方咨詢機構。但由于第三方機構的選擇將直接影響PPP項目績效考核的結果,從而影響PPP項目的實施效果,因此如何挑選專業(yè)、中立的第三方機構至關重要。從資質選擇上,要對第三方機構的相關資質進行明確細致的規(guī)定,保證其專業(yè)性;從選擇程序上,政府聘請第三方機構要通過公開招標、邀請招標等采購程序,最大限度保證所選取機構的中立性。
作者單位:遼寧省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
原標題:完善績效考核促進環(huán)保PPP項目良性發(fā)展
特此聲明:
1.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。
2. 請文章來源方確保投稿文章內容及其附屬圖片無版權爭議問題,如發(fā)生涉及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文章來源方自負相關法律責任。
3. 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內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益。